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2)
一. 培养目标
本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信息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将信息及计算科学在金融、计算机及工程等领域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 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 具有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优化能力、编程能力、程序调试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中的某些实际数学问题;
4.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 数学
相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数学。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体育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学科概论、科学计算引论、高等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金融模型及计算等。
五. 主要实践环节
军训、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工业系统认识、数学软件基础、课外研学、Matlab编程与应用、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六. 双语教学课程
复变函数,Matlab编程与应用,图论与组合优化,金融数学。
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
无。
八.研究型课程
线上真人 数学文化与欣赏、数学概论、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科学计算案例分析、数学分析研讨、科学计算前沿选讲、科技论文写作基础等。
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即可毕业。同时,外语达到东南大学外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十.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时 | 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基础课 | 44.5 | 868 | 29.7% |
大类学科基础课 | 36 | 576 | 24.0% |
专业主干课 | 18 | 288 | 12.0% |
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 | 23 | 368 | 15.3% |
系列专题研讨课 | 8 | 136 | 5.3% |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 | 12.5 | 8.3% | |
短学期教学环节 | 8 | 148 | 5.3% |
总计 | 150 | 2384 | 100% |